突触可塑性:从短期增强到长期增强的探秘
1. 突触释放的量子模型
突触生理学的基本单位是突触释放位点。当突触前神经元产生动作电位时,突触小泡会与突触前膜融合,将其内部的神经递质分子释放到突触间隙中。在每个释放位点,一次突触前动作电位通常只会导致一个小泡释放(或者不释放)。突触传递具有量子性和概率性,因为释放概率 (p) 通常较低(30% 或更低)。如果一个小泡释放,它会诱发一个平均的突触后反应 (q)。
1.1 不同类型的突触连接
- 一对中枢神经元间的常见兴奋性突触连接 :一个解剖学突触在其突触后靶点上形成一个释放位点((n = 1))。
- 单个轴突的情况 :单个轴突通常在另一个细胞的树突上形成少量独立的解剖学突触(例如 (n = 3))。
- 特殊突触 :像神经肌肉接头这样的突触,有成千上万个相互独立的释放区域。其他例子还包括耳蜗神经与脑干听觉核之一之间的杯状突触。
1.2 释放位点数量的影响
释放失败的概率会随着释放位点数量的增加呈指数下降。而且,反应大小 (R) 的波动与 (\sqrt{n}) 成反比。对于像神经肌肉接头这样有数千个释放位点的突触,在生理条件下释放失败的概率非常低,波动也很小。相比之下,中枢突触释放失败的可能性很大。例如,对于一个只有一个释放位点且 (p = 0.3) 的突触,70% 的时间都会释放失败,因此传递变得不可靠。
超级会员免费看
订阅专栏 解锁全文
12

被折叠的 条评论
为什么被折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