协作机器人无传感器动态控制技术与应用探索
1. 机器人发展背景与协作机器人的诞生
在当今的制造过程和工业自动化等众多领域中,机器人已经扮演着至关重要的角色。其中,工业机器人凭借其大负载、高刚度和快速运动的特点,成为了最为常用的机器人类型。然而,出于安全考虑,这些工业机器人必须与人类操作员隔离开来。
但人们发现,在许多任务中,人与机器人的协作能够取得更好的效果。例如,当全自动化解决方案不经济或过于复杂时,部分自动化任务可以通过人机协作来完成;在非人体工程学工作站的任务中,人机协作也能发挥重要作用。机器人擅长简单但重复性的任务,而人类则具有独特的认知能力,能够理解和适应变化,因此人机协作可以实现更好的性能和更广泛的应用。
为了满足这些需求,协作机器人应运而生。协作机器人采用了用户友好的外观设计、较轻的自重和较慢的运动速度,以降低人类操作员的心理障碍并减少潜在风险。除了机械设计方面的优势,协作机器人的人机协作理念及其安全性也是其显著特点,这些特点主要通过机器人控制,特别是动态控制来实现。
2. 动态控制概述与无传感器动态控制的意义
与传统的位置控制不同,动态控制主要处理机器人与环境(包括人类操作员)之间的相互作用力,并能够实现新的功能,如碰撞检测、示教和力跟踪等。然而,大多数实现动态控制的方法都需要额外的传感器,如末端执行器或基座处的力/扭矩传感器(FT 传感器)以及关节扭矩传感器。但这些传感器存在一些问题,如高脆弱性、增加硬件成本和降低负载能力等。因此,研究机器人的无传感器动态应用具有重要的学术和实践价值。
3. 无传感器动态控制的关键技术
3.1 电机输出扭矩估计
无传感
超级会员免费看
订阅专栏 解锁全文
1063

被折叠的 条评论
为什么被折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