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G新空口信道编码之外码与其他先进编码方案解析
1. 物理层分组编码
1.1 基本思想
物理层分组编码的基本思想是在传统码块中添加一个子块,具体来说,是向所有码块添加一个奇偶校验(PC)分组。其目的是在码块之间建立PC关系,以提高解码过程中的可靠性。在传统分组传输中,即使使用块间交织器,码块之间也没有这种关系。需要强调的是,每个码块都需要进行一定的打孔操作,以确保传统码块和PC块中的比特总和与原始码块的比特数相同。
1.2 分组编码的解决方案
分组编码的关键步骤如下:
1. 分组分段
2. 添加循环冗余校验(CRC)
3. 信道编码
4. 为分组编码生成奇偶校验位
5. 比特选择
6. 生成最终要发送的分组
与传统步骤相比,增加了分组编码和比特选择步骤。在分组编码中,通过对所有码块中相应比特进行“异或”(XOR)运算生成奇偶校验分组。例如,对于N个编码块,所有N个码块中的第i位构成一个信息序列S,对S进行分组编码(如XOR),得到PC分组CN。除了XOR,还可以考虑其他形式的PC操作,如多重PC、汉明码等。为了保持整体码率不变(当生成额外的PC分组时),需要一个比特选择模块来打孔一些比特。
比特选择应确保最终分组(包括码块和分组编码块)的大小与原始码块的大小相同。基本原则是在所有码块上均匀打孔(打孔数量相同)。假设内码为低密度奇偶校验(LDPC)码,以码块长度为672比特、提升大小为42、基础矩阵大小为Mb Nb(其中Nb固定为16)为例,打孔比特数的计算方法如下:
- 如果码块数量不超过15,则每个LDPC码块打孔42比特,其余(6
超级会员免费看
订阅专栏 解锁全文
91

被折叠的 条评论
为什么被折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