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G新无线中的信道编码:LDPC与极化码解析
1. LDPC码概述
LDPC(Low-Density Parity Check)码在5G新无线中有着重要应用。在DL - SCH传输块处理中,奇偶校验位的计算和附加与块大小相关。当块大小大于或等于3824时,对于16位循环冗余校验(CRC),若A > 3824,设置L为24位并使用生成多项式gCRC24A(D);否则设置L为16位并使用生成多项式gCRC16(D) 。附加CRC后的比特表示为$b_0,b_1,b_2,b_3,\cdots,b_{B - 1}$,其中$B = A + L$。
1.1 LDPC基图选择
对于物理下行共享信道(PDSCH),类似于物理上行共享信道(PUSCH),在初始传输和后续重传时,根据传输块的有效载荷大小A和编码速率R来选择LDPC基图:
- 若A ≤ 292,或A ≤ 3824且R ≤ 0.67,或R ≤ 0.25,使用LDPC基图2;
- 否则,使用LDPC基图1。
基图的选择规则可以用如下表格总结:
| 条件 | 适用基图 |
| — | — |
| A ≤ 292 | BG2 |
| A ≤ 3824且R ≤ 0.67 | BG2 |
| R ≤ 0.25 | BG2 |
| 其他情况 | BG1 |
这里BG2适用于短块长度、低到中等编码速率;BG1适用于长块长度、高编码速率。
下面是LDPC基图选择的mermaid流程图:
graph TD;
A[开始]
超级会员免费看
订阅专栏 解锁全文
22

被折叠的 条评论
为什么被折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