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动化:从手工劳动到自主权
1. 机械化与自动化的关系及创新的发生
自动化并不是一个新概念,但它在现代技术的支持下得到了前所未有的发展。从18世纪末的第一次工业革命开始,机械化逐渐取代了手工劳动。机械化指的是使用机械设备来辅助人类完成体力任务,这些设备可以是静态的手持工具,也可以是由电力、电动机或内燃机驱动的动态工具。然而,在机械化过程中,任务的认知和感官部分仍然由人类完成。
自动化则更进一步,它通过技术手段实现过程或程序的无人化操作,从而减少或消除对人类干预的需求。从手工劳动到完全自动化的过程很少是一步到位的,通常是一个逐步演进的过程,可能需要数年甚至数十年的时间。创新往往发生在技术的边缘地带,即从一个阶段过渡到另一个阶段的过程中。例如,从机械化到自动化的过程中,许多新的技术和方法得以诞生。
1.1 创新发生在边缘地带
在技术发展的过程中,创新往往发生在边缘地带。例如,Jerome(1934)在其研究中探讨了从手工劳动到机械化过渡的社会和技术背景。他指出,早期的自动化研究主要集中在“全面和完整的机械化”上,而没有涉及认知或决策支持。随着技术的进步,人们开始探索如何将认知任务也纳入自动化范围,从而实现了从机械化到自动化的转变。
1.2 自动化的原因
自动化带来的好处显而易见,但也存在一些不自动化的好处。自动化的主要原因包括:
- 降低成本 :通过将昂贵的劳动力转移到成本较低的维护工作上来降低总成本。
- 减少停机时间和提高恢复时间 :自动化系统可以更快地检测和修复故障。
超级会员免费看
订阅专栏 解锁全文
584

被折叠的 条评论
为什么被折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