泛型语句的语义与逻辑特性剖析
1. 语言与认识论背景
在语言和语义的领域中,泛型性呈现出两种显著不同的现象。其一为对种类的指称,例如 “The potato was first cultivated in South America” 中的 “the potato”,它并非指某个特定的土豆或一组土豆,而是指 “马铃薯” 这一类别本身,这类名词短语被称为种类指称名词短语,相关的谓述则是种类谓述。其二是表达一般属性或规律的命题,像 “A potato contains vitamin C and amino acid” 这类句子,并非针对特定的土豆,而是陈述关于土豆的普遍规律,这类句子被称为特征描述语句,具有超越特定事实的规律性。
特征描述语句与习惯语句密切相关,习惯语句通常对普通个体的行为规律进行谓述,如 “Mary smokes a cigar after dinner” 描述了玛丽的习惯。特征描述语句和涉及种类指称的语句虽有相似之处,比如都在一定程度上抽象于具体对象或事件,但它们在逻辑形式和语言特征上存在明显差异。在后续的探讨中,我们将重点关注特征描述语句。
特征描述语句的一个关键特性是允许例外的存在。例如,“A potato contains vitamin C and amino acid” 为真,即便存在不含这些营养成分的土豆;“Mary smokes a cigar after dinner” 为真,即使玛丽有时饭后不抽雪茄。这一特性解释了为何所有自然语言都有泛型语句,人们倾向于总结自然规律,形成民间法则以理解和预测世界,尽管这些规律存在例外,但它们在认知和实践中仍具有价值。此外,泛型语句在学术研究的多个领域也有广泛应用,如道义法则、预设、科学哲学中的实在论与反实在论之
超级会员免费看
订阅专栏 解锁全文
1172

被折叠的 条评论
为什么被折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