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级自适应交叉近似算法:原理、压缩与求解
1. 引言
在电磁学的矩量法(MoM)中,矩阵压缩是提高计算效率和减少内存需求的关键技术。单级自适应交叉近似(ACA)通过K - means算法将基函数聚类,对系统矩阵的非对角块进行压缩。在此基础上,多级自适应交叉近似(MLACA)进一步发展,通过递归细分基函数组,显著提高了压缩率,同时也使得直接求解成为可能。
2. MLACA基础
MLACA基于这样一个思想:当分离良好的源组和测试组的大小成反比变化时,自由度(DoF)渐近保持不变。一个L级的MLACA会将每个单级ACA组中的基函数进一步划分为$2^L$个空间局部子组。
对于一个$m$行$n$列的非对角块$Z_{m×n}$,现在它由$2^L$个行子块和列子块组成,每个子块大约有$\frac{m}{2^L}$行和$\frac{n}{2^L}$列。MLACA压缩过程如下:
1. 首先对$Z$的每个块列独立应用ACA。
2. 将压缩后的块列的$U$矩阵按列成对连接,然后按行分成两半。
3. 对上下两半递归重复ACA压缩过程,直到只剩下一个块行和块列。
以$L = 2$的MLACA为例,其操作过程如下:
- 第0级($l = 0$) :使用ACA + QR/SVD分别压缩$Z$的每个块列,得到四对$U$和$V$块矩阵。将$U$块堆叠在一起形成$U^{(1)}_0$,$V$块形成块对角矩阵$V^{(1)}_0$并存储。
- 第1级($l = 1$) :将$U$列块成对组合并按行分成两半,得到四个较小的块,然后对每个半块的块列进行压
超级会员免费看
订阅专栏 解锁全文
17

被折叠的 条评论
为什么被折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