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磁散射计算中的自适应交叉近似方法应用
1. 介电立方体与尖拱形目标分析
在电磁散射的研究中,我们首先关注两个全介电的基准目标:小聚乙烯立方体和聚乙烯尖拱形物体。这两个目标由聚乙烯实心块铣削而成,其平均介电常数约为 $\epsilon \approx 2.35$。由于测量数据来自文档的扫描版本,仅能提取到 HH 极化的雷达散射截面(RCS)数据。
- 小聚乙烯立方体 :边长约为 1.181 英寸,误差为 ±0.002 英寸。我们考虑在 6.0、8.0、10.0、12.0、13.0、14.0、16.0 和 18.0 GHz 频率下的 RCS。为该立方体构建了一个包含 10800 个面元的面元模型,在 18.0 GHz 时每波长有 10 条边,总共有 32400 个未知数,该模型在所有频率下使用。水平极化下计算结果与测量结果的比较显示,在所有频率下吻合度较好,但模拟结果始终低估了 RCS,这一现象在之前的研究中也有观察到。
- 聚乙烯尖拱形物体 :其外部尺寸与之前描述的 EMCC 尖拱形物体相同,误差为 ±0.005 英寸。考虑在 2.0、4.0、6.0、8.0、10.0、12.0、14.0、16.0 和 18.0 GHz 频率下的 RCS。为方便起见,构建了一个在 18.0 GHz 时每波长有 10 条边的面元模型,该模型有 77624 个面元,产生 116436 条边和 232872 个未知数。水平极化下计算结果与测量结果的比较表明,在所有频率和除接近尖端入射的所有入射角下吻合度都很好,在尖端入射附近 RCS 远低于宽边入射。不同频率下的内存需求总结在表 1 中,有趣的是,压缩量随频率降低。 <
超级会员免费看
订阅专栏 解锁全文
487

被折叠的 条评论
为什么被折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