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光扫描器原理与类型详解
1. 电光效应理论
1.1 电光效应
所有材料在一定程度上都存在电光(EO)效应,下面讨论的 EO 偏转器和扫描器都依赖于此。不过,只有少数材料在施加电场时,其性质变化足够大,可用于偏转和开关应用。通常,像晶体这类材料,施加电场时其折射率会发生变化,从而能依据普通折射光学规则对光束进行有效偏转。
在晶体中,施加电场诱导的极化方向可能与电场方向不同。从数学角度看,相对介电常数需用二阶张量表示:
[D_i = \epsilon_0K_{ij}E_j = \epsilon_0E_i + P_i]
其中,(\epsilon_0) 是自由空间的介电常数,(K_{ij}) 是相对介电张量,(E_i) 和 (P_i) 分别是电场和诱导极化的第 (i) 个分量,且假设对重复指标求和。这里我们主要讨论既无磁性也无旋光性,且吸收可忽略不计的晶体,此时 (K_{ij}) 是实对称张量。
任何对称二阶张量 (S_{ij}) 都可以用一个椭球或双曲面来表示,其定义为:
[S_{ij}x_ix_j = 1]
这样,我们可以为 (K_{ij}) 或其逆 ((1/K) {ij}) 构建这样的曲面。而各向同性材料中,由相对介电常数平方根给出的折射率并不像二阶张量那样变换。由于在各向同性材料中 (K = n^2),通常采用以下符号表示:
[ \frac{x_ix_j}{n^2} = 1 ]
这个椭球面被称为折射率椭球或指示图。在 ((1/n^2) {ij}) 为对角矩阵的坐标系中,上式可简化为:
[ \frac{x_1^2}{n_x^2} + \frac{x_2^2}{n_y
超级会员免费看
订阅专栏 解锁全文

被折叠的 条评论
为什么被折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