交换关联泛函的发展与基于机器学习的交换关联泛函开发
1. 交换关联泛函的近似
若能得到交换关联能 $E_{xc}[n]$ 的具体表达式,就可利用相关方程计算基态电荷密度和总能量。然而,目前精确的 $E_{xc}[n]$ 公式尚不可得,因为其定义涉及通过薛定谔方程获得的精确基态能量 $E_{GS}[n]$,难以写成高效可计算的解析形式。
为实现 Kohn - Sham(KS)方程的实际应用,需构建 $E_{xc}[n]$ 的可计算近似形式。引入交换关联能量密度 $\epsilon_{xc}$,定义为:
$E_{xc}[n] = \int dr n(r) \epsilon_{xc} n $
常见的近似方法如下:
- 半局部近似 :$\epsilon_{xc} n $ 仅依赖于电荷密度及其在 $r$ 处的导数。在此近似下,$\epsilon_{xc} n \approx \epsilon_{xc}(n(r))$ 得到局域密度近似(LDA)。在均匀电子气极限下($n(r) = n = constant$),LDA 是精确的。Vosko 等人和 Perdew 与 Zunger 参考扩散蒙特卡罗方法对均匀电子气中 $\epsilon_{xc}$ 的精确计算结果,拟合出模型函数 VWN 和 PZ。
- 广义梯度近似(GGA) :在半局部近似的基础上,通过添加变量 $\frac{|\nabla n
超级会员免费看
订阅专栏 解锁全文
623

被折叠的 条评论
为什么被折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