制造过程中的时间优化与金属成型性能研究
在制造业中,提高生产效率和产品质量是永恒的追求。本文将探讨两个重要方面:一是如何通过调度规则优化柔性作业车间的生产时间;二是不同构建方向对直接金属激光烧结(DMLS)的因科镍合金微观硬度和表面粗糙度的影响。
1. 柔性作业车间生产时间优化
1.1 研究背景与目标
某小型生产单位采用柔性作业车间生产模式,制造超过200种零部件。为解决延迟交付问题,研究旨在减少生产总时间(makespan time)并制定稳定的负荷计划。具体目标是评估不同调度规则下现有资源的生产总时间,识别瓶颈操作,并提出资源需求建议以确保按时交付。
1.2 数据收集与系统分析
- 数据收集 :从行业收集订单生产项目数据,通过帕累托分析确定占总需求80%的20%的零部件,发现仅51种零部件贡献了80%的产量。
- 现有系统分析 :评估动力压力机的现有生产能力,包括每台机器每班的冲程数,进而计算出生产一个月需求所需的天数。
| 机器 | 每班冲程数 | 完成一个月需求所需天数 |
|---|---|---|
| 剪切机 | - | 26 |
| 200T 压力机 | - | 6 |
超级会员免费看
订阅专栏 解锁全文
17

被折叠的 条评论
为什么被折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