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索概率世界:量子力学与经典统计的融合
1. 概率在量子力学中的核心地位
自量子力学被发现以来,概率在基础物理学中就占据着核心位置。量子力学的数学形式主要围绕可观测量的期望值展开,期望值描述了在多次相同测量的集合中,可观测量的平均值。这是一个真正的概率概念,因为可观测量的每个可能测量值都由其出现的概率加权。然而,计算这些概率的量子定律常常让人感到神秘。尽管量子力学的数学表述清晰明确,但其解释却引发了长达一个多世纪的争论。爱因斯坦认为量子力学是不完整的,期望有一个潜在的确定性理论;而玻尔则强调观察者在理解量子定律中的核心作用。如今,大多数物理学家不再过于纠结其解释,而是采取“依据量子定律计算并与实验结果对比”的态度,迄今为止,还没有实验发现与量子力学预测的偏差。
2. 概率的本质:从传统观点到新视角
传统上,概率常与对特定物理情况细节的缺乏了解相关联。这种观点源于对世界的确定性认知。在19世纪,物理学家认为像牛顿的质点方程或麦克斯韦的电磁现象方程等确定性演化方程的解决定了世界的状态。概率仅因无法详细了解所有原子的位置和速度,或所有电磁和引力场的精确值而被引入,它反映了观察者对一个原则上已确定状态的认知不足,这种观点至今仍深刻影响着我们对概率的直觉。
但新的观点扭转了这一认知,将概率作为描述世界的基本概念。概率是基础的,与观察者的知识缺乏无关。以骰子为例,对于制作精良的骰子,掷出“2”的概率为六分之一,但实际的骰子并非完美,特定骰子掷出“2”的概率会因几何形状或材料分布的不准确而有所不同。我们可以用“基本概率”集合来描述骰子每个面朝上的概率,这比详细说明材料分布更简单。对于掷骰子的观察者,掷出“2”的“观察者概率”为六分之一,当骰子静止,观察者查看时,“观察者
超级会员免费看
订阅专栏 解锁全文
1100

被折叠的 条评论
为什么被折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