胸骨假体与肋骨骨折固定器的创新设计与研究
胸骨假体的数值分析
胸骨在人体呼吸过程中起着重要作用,对于部分或全部胸骨切除的患者,开发一种有效的胸骨假体至关重要。研究人员设计了一种顺应性机制的胸骨假体,并对其进行了数值分析。
- 边界条件设定 :该机制在所有孔处固定,在每个臂的末端施加30.25 N的力,此末端与肋骨的自由段固定。
- 数值分析结果
- 应力集中 :通过有限元分析(FEM),确定了机制中应力集中最大的区域,最大值为558 MPa(红色标识),应力集中最低的区域应力值为181 Pa(深蓝色标识),还有绿色区域应力集中达到827 MPa。
- 位移情况 :对整个运动机制进行了吸气过程的数值模拟。结果显示,机制上臂的最大位移达到14.9 mm,下臂的位移在7.45 - 9.93 mm之间。
- 疲劳寿命 :进行疲劳分析以确定顺应性机制能承受的循环次数。结果表明,几乎整个机制都能承受高循环次数,达到1 × 10⁷次,但部分区域(如蓝色区域)的使用寿命会降低至9.05 × 10⁵次。
- 模型离散化 :使用1 mm的四面体单元对三维模型进行离散化,得到75,806个节点和28,430个单元,其中92%的单元偏斜度达到1。
- 结果讨论 :数值分析结果表明,该机制的形状和材料能够承受所施加的载荷,因为最大应力集中达到558 MPa,而材料的屈服应力为827 MPa。模拟中观察到机制的臂部产
超级会员免费看
订阅专栏 解锁全文
29

被折叠的 条评论
为什么被折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