企业风险与变通方案管理框架解析
1. 风险与变通方案基础概念
风险包含两个要素:一是事件实际结果与预期结果存在差异的概率;二是该结果所带来的影响。有学者提出了风险的三级层次结构:
- 三级风险 :最为详细,涵盖业务流程中产生的运营和合规风险,如信息安全、隐私及监管问题等,这类风险更具可预测性,与标准操作程序相关。
- 二级风险 :包含战略风险,例如环境、客户关系、人力资源和 IT 相关风险。
- 一级风险 :为全球企业风险,通常由极不可能发生的“黑天鹅”事件引发,对企业生存造成最不利后果,管理者需通过情景规划和会议等方式应对。
变通方案是指为克服阻碍实现预期目标的问题,对现有(正式)工作系统进行的改变或偏离。在信息系统中,变通方案可能源于信息技术期望与实际实践之间的差异,导致用户创建替代方案和“影子应用程序”。它具有两面性:一方面可用于解决不匹配、缺陷问题或识别改进信息系统的机会;另一方面可能给信息系统的采用带来困难,导致数据和应用程序冗余、潜在的政策不符、效率低下或产生危害,成为新风险的来源或放大初始风险。
2. 企业建模中的风险与变通方案
企业建模旨在创建一个综合协商的模型,描述企业的不同方面,其目标是发展业务或确保业务质量,例如用于战略制定、业务流程(重新)设计、程序沟通和信息系统需求识别等。企业模型面临两种不确定性:一是关键参数值的不确定性,源于知识缺乏和自然变异性;二是模型结构本身的不确定性,即模型结构是否从根本上代表了所关注的系统或决策。
信息系统包含上下文、人员、流程、IT 和信息
超级会员免费看
订阅专栏 解锁全文
10

被折叠的 条评论
为什么被折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