敏捷分布式开发中的矛盾张力管理:双元性方法
1. 引言
在软件开发领域,敏捷方法凭借其迭代和增量式开发的特点,逐渐成为行业标准。它强调能够适应频繁的需求变化,以客户为中心,通过自管理团队协作完成工作。然而,随着全球化发展,软件团队越来越多地采用分布式工作模式,其目的是通过优化全球资源,在多个时间盒迭代中开发高质量软件。
这种分布式工作模式更追求稳定性,需要明确前期交付内容,以确保项目按计划顺利进行。因此,当敏捷方法应用于分布式开发环境时,灵活性与稳定性之间的冲突便不可避免地产生了。
2. 背景知识
2.1 敏捷软件开发
自2001年敏捷宣言发布以来,敏捷实践逐渐兴起。敏捷的核心在于能够拥抱和响应变化,有学者将其定义为信息系统开发组织或团队快速感知和响应技术变化及新业务机会的能力。
与传统的瀑布模型不同,敏捷方法认识到软件需求需要不断演变,例如Scrum项目的短时间盒迭代允许客户在冲刺规划阶段修改需求,每日Scrum会议也采用检查和适应的双管齐下方法。同时,敏捷强调自管理团队,以领导和协作取代命令和控制式管理。
2.2 分布式团队
由于外包、全球化、联盟和合资企业的增加,分布式团队在组织中变得越来越重要。分布式团队是指地理上、组织上和/或时间上分散的工作者,通过信息和通信技术(ICT)组合完成组织任务。
全球分布式项目具有空间、时间、配置和社会文化等方面的差异。团队成员之间通常依赖ICT进行任务协调,因此更倾向于按照前期确定的计划工作。以下是分布式的维度描述表格:
| 维度 | 定义 |
| — | — |
| 空间分散(
超级会员免费看
订阅专栏 解锁全文
71

被折叠的 条评论
为什么被折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