虚拟现实:从早期探索到加州梦想
1. 早期计算机与人类关系的探索
自二战时期计算机诞生之初,人们就尝试将其与人类建立联系。范内瓦·布什在1945年的文章中称计算机为“思维机器”,并探讨了信息的收集、存储和获取。诺伯特·维纳在1948年,艾伦·图灵在1950年,都看到了人类与计算机工作过程的相似性,为后来的机器人学、控制论和人工智能研究奠定了基础。维纳将控制论定义为人类与机器之间传递信息的科学。
1960年,J. C. R. 利克莱德勾勒出人类与计算机共生的愿景,他希望简化人机信息交换,以便在战时快速下达命令。作为美国国防部高级研究计划局(ARPA,后为DARPA)的主任,他支持相关研究,推动了计算机交互和个人计算机的发展。1964年,马歇尔·麦克卢汉用“共生”描述人类与机器的未来关系。
2. 计算机图形界面的重要突破
- Sketchpad的诞生 :1963年,伊万·E·萨瑟兰在麻省理工学院(MIT)的博士论文“Sketchpad”中做出了对人机界面最具决定性的贡献。Sketchpad是第一个图形用户界面,它革新了计算机图形学。此前的旋风计算机虽能在阴极射线显示器上直接操作数据,但Sketchpad让用户可以用手持光笔在显示器上直接绘图,这是与虚拟现实交互的基本前提。它也是Adobe Illustrator或MacDraw等图形程序的前身,用指向图标代替了抽象的文字命令,更易于使用。
- “终极计算机显示器”的设想 :1965年,萨瑟兰提出“终极计算机显示器”的设想,它能以“奇异概念”重新排列物理定律,并通过计算物质将其可视化。他将显示屏比作窗户,认为
超级会员免费看
订阅专栏 解锁全文
761

被折叠的 条评论
为什么被折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