粗粒土与细粒土土水特征曲线建模:理论与应用
在土壤科学和岩土工程领域,准确描述土壤的土水特征曲线(SWCC)对于理解土壤的水分保持和传输特性至关重要。本文将详细介绍一种基于Arya和Paris模型的SWCC建模方法,以及如何通过贝叶斯模型选择确定调整参数β的最优预测模型。
1. 关系的建立
1.1 土水特征曲线的拟合
对于已知初始孔隙比$e(1)$的土壤样品(1),可使用Fredlund和Xing经验方程拟合其SWCC数据:
[
\theta_w = \frac{\theta_s}{\left[\ln\left(\exp(1) + \left(\frac{\phi}{a}\right)^n\right)\right]^m}
]
其中,$\theta_s$为饱和体积含水量,$a$、$n$和$m$为可调参数,$\phi$为土壤基质吸力。使用无量纲体积含水量$S = \theta_w / \theta_s$,方程可改写为:
[
S = \frac{1}{\left[\ln\left(\exp(1) + \left(\frac{\phi}{a}\right)^n\right)\right]^m}
]
1.2 体积含水量的关系
将颗粒级配曲线分为$n$个部分,假设每个部分的固体颗粒粒径均匀。单位样品质量下第$i$部分的孔隙体积为:
[
V_{vi} = \frac{m_{si}e}{\rho_s}, \quad i = 1, 2, \cdots, n
]
其中,$V_{vi}$为第$i$部分的土壤孔隙体积,$m_{si}$为第$i$部
超级会员免费看
订阅专栏 解锁全文
1271

被折叠的 条评论
为什么被折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