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成式深度学习:DeepDream与神经风格迁移技术详解
1. 生成离散序列数据
生成离散序列数据可通过训练模型来实现,该模型能够根据先前的标记预测下一个或多个标记。在文本领域,这样的模型被称为语言模型,它可以基于单词或字符。在采样下一个标记时,需要在遵循模型判断的可能性和引入随机性之间取得平衡,其中一种方法是使用softmax温度,我们可以通过尝试不同的温度值来找到最合适的那个。
2. DeepDream技术
DeepDream是一种艺术图像修改技术,它利用卷积神经网络学习到的表示。该技术于2015年夏天由Google首次发布,最初使用Caffe深度学习库实现。由于它能生成充满算法幻视效果、鸟羽和狗眼等奇特元素的图像,迅速在互联网上引起轰动。这是因为DeepDream的卷积网络是在ImageNet上训练的,而ImageNet中狗的品种和鸟类物种的样本占比非常大。
2.1 DeepDream算法原理
DeepDream算法与卷积网络滤波器可视化技术类似,都是对卷积网络进行反向操作,即对卷积网络的输入进行梯度上升,以最大化卷积网络上层特定滤波器的激活值。不过,DeepDream有以下不同之处:
- 它尝试最大化整个层的激活值,而非特定滤波器的激活值,从而一次性混合大量特征的可视化效果。
- 它从现有的图像开始,而非空白、稍有噪声的输入,因此生成的效果会依附于现有的视觉模式,以一种艺术的方式扭曲图像元素。
- 输入图像会在不同的尺度(称为八度)上进行处理,这有助于提高可视化的质量。
2.2 在Keras中实现DeepDream
以下是实现DeepDream的具体步
超级会员免费看
订阅专栏 解锁全文
2300

被折叠的 条评论
为什么被折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