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布式计算的集大成时刻:从技术烟囱到架构交响乐

专栏引言:我们身处一个伟大而喧嚣的时代

大家好。在之前的专栏里,我们一同走过了分布式计算的诸多重要范式。今天,我想和大家聊一个更宏大、也更贴近我们日常工作的议题:当今这些主流技术栈,它们共同构成了一幅怎样的图景?

作为一名在ICT领域摸爬滚打了三十多年的从业者,我见证了技术浪潮的起起落落。从电信机房里被小心翼翼供奉的小型机,到银行里作为金科玉律的数据仓库,再到今天保险、金融行业人人必谈的云原生、微服务、大数据、AI……技术名词的更迭速度,常常让我们感到兴奋又焦虑。

2019年,我参与某全国性银行的数字化转型架构设计时,曾面临一个有趣的困境:云原生团队坚持Kubernetes是未来,大数据团队推崇Flink为核心,AI团队则专注自己的分布式训练框架……每个团队都在构建自己心中最先进的技术烟囱。结果是,我们拥有了十几个顶尖的乐器,却奏不出一曲和谐的交响乐。

这个经历让我深刻意识到:现代分布式系统真正的挑战,不是单个技术的深度,而是多个技术范式的有机融合。我们今天所说的主流技术栈不是技术的简单堆砌,而是分布式计算思想在经历数十年演进后,殊途同归的集大成者。

这篇文章,不想再罗列概念,而是想和大家一起,穿越技术名词的迷雾,去探寻这曲架构交响乐背后那统一的、不变的底层逻辑。

架构交响乐


一、问题的本质:我们为何被复杂性包围?

在探讨如何融合之前,我们必须先理解,为什么今天的系统会如此复杂。

1.1 技术栈的巴别塔困境

评论
成就一亿技术人!
拼手气红包6.0元
还能输入1000个字符
 
红包 添加红包
表情包 插入表情
 条评论被折叠 查看
添加红包

请填写红包祝福语或标题

红包个数最小为10个

红包金额最低5元

当前余额3.43前往充值 >
需支付:10.00
成就一亿技术人!
领取后你会自动成为博主和红包主的粉丝 规则
hope_wisdom
发出的红包

打赏作者

老马爱知

你的鼓励将是我创作的最大动力

¥1 ¥2 ¥4 ¥6 ¥10 ¥20
扫码支付:¥1
获取中
扫码支付

您的余额不足,请更换扫码支付或充值

打赏作者

实付
使用余额支付
点击重新获取
扫码支付
钱包余额 0

抵扣说明:

1.余额是钱包充值的虚拟货币,按照1:1的比例进行支付金额的抵扣。
2.余额无法直接购买下载,可以购买VIP、付费专栏及课程。

余额充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