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1 篇:心智模式:你是“僵固型”还是“成长型”?

《解锁真正的自我》专栏 · 系列二:升级 · 心智之战 

朋友们好,我们开启《解锁真正的自我》专栏的第二系列——升级·心智之战

在第一系列“启程·破局之道”中,我们重点解决了“行动层面”的阻碍:如何拿回选择权、看清恐惧、迈出小步子、设计环境场以及触动情感动力。我们建立了一套完整的行动启动系统。

然而,正如我在多年的ICT项目管理和团队领导经验中所发现的,很多时候,限制一个人(或一个团队)发展的瓶颈,从来不是工具或方法,而是他们看待问题的底层逻辑——也就是心智模式

  • 为什么面对同样的挑战,有人视为机会,有人视为威胁?
  • 为什么面对同样的批评,有人能从中学习,有人却感受到深深的羞辱?
  • 为什么面对同样的新技术浪潮,有人兴奋地冲浪,有人恐惧地退缩?

这一切差异的根源,都在于我们的“思维操作系统”。如果这个底层系统不升级,再好的行动方法(APP)也跑不起来,或者跑着跑着就崩了。

第二系列,我们将深入大脑的后台,去重构那些习以为常的思维方式。

第一篇,我们将从最基础、也最核心的思维模式开始:你如何看待自己的能力和潜力?这决定了你是被困在原地,还是能持续进化。


同样的起点,为何有人持续突破,有人却停滞不前?答案藏在你的思维操作系统里。


1. 引言:两位同事,十年后截然不同的职业轨迹

2010年,我的团队招募了两位新人:李明和王涛。他们同年毕业于同类重点院校,加入公司时技术能力相当,都被认为是“潜力股”。

十年过去了,他们的职业轨迹却发生了戏剧性的分化。

  • 李明:总是避开有挑战的任务,担心“搞砸了会影响大家对我的看法”。当方案被批评时,他要么极力辩解,要么情绪低落好几天。十年后,他依然在原来的技术岗位,技能栈和职级都没有显著变化,成了那个在茶水间抱怨“怀才不遇”的老员工。
  • 王涛:总是主动申请参与新兴技术项目,即使他知道自己可能会遭遇困难。每次项目失败或被批评后,他都会复盘总结教训,然后兴致勃勃地投入下一次尝试。十年间,他跨领域学习了三项新技能,主导了两个公司级的创新项目,现已成长为技术总监。

为什么起点如此相似的两个人,职业生涯的轨迹却有天壤之别?

经过多年的观察与研究,我发现核心原因并非他们的智商、努力程度或机遇的差异,而在于他们拥有截然不同的心智模式——一套关于自身能力和变化的深层信念系统。

今天,我们将一起探索这个决定你成长天花板的关键因素:僵固型思维成长型思维。这不仅是一次认知升级,更是一把解锁你真实潜力的钥匙。

思考小札

思维模式如同心灵的操作系统,它默默运行在底层,却决定了你如何处理信息、应对挑战并最终活出怎样的人生。很多时候,我们不是被外界的困难打败,而是被自己过时的操作系统卡死了。

2. 认识两种思维模式:定义与起源

2.1 什么是心智模式?

心智模式(Mental Models)是我们心灵深处对事物的某些固定假设和思维定式。它决定着我们的思维方式,从而决定着我们对生活的感受和采取的行动。

简单来说,心智模式就像我们大脑中的心理滤镜——它决定了我们如何看待自己、如何解释挫折,以及如何面对挑战。如果你的滤镜是灰色的,那你看到的世界也必然是灰暗的。

2.2 两种思维的核心区别

斯坦福大学行为心理学教授卡罗尔·德韦克(Carol Dweck)在其经典著作《终身成长》中,明确区分了两种最基本的心智模式:

  • 僵固型思维(Fixed Mindset:认为人的智商、才能和品质是天生的、固定不变的。“我就这样了,改不了。”
  • 成长型思维(Growth Mindset:相信人的基本能力是可以通过努力、策略和他人的帮助而培养和发展的。“我现在还不擅长,但我可以学。”
评论
成就一亿技术人!
拼手气红包6.0元
还能输入1000个字符
 
红包 添加红包
表情包 插入表情
 条评论被折叠 查看
添加红包

请填写红包祝福语或标题

红包个数最小为10个

红包金额最低5元

当前余额3.43前往充值 >
需支付:10.00
成就一亿技术人!
领取后你会自动成为博主和红包主的粉丝 规则
hope_wisdom
发出的红包

打赏作者

老马爱知

你的鼓励将是我创作的最大动力

¥1 ¥2 ¥4 ¥6 ¥10 ¥20
扫码支付:¥1
获取中
扫码支付

您的余额不足,请更换扫码支付或充值

打赏作者

实付
使用余额支付
点击重新获取
扫码支付
钱包余额 0

抵扣说明:

1.余额是钱包充值的虚拟货币,按照1:1的比例进行支付金额的抵扣。
2.余额无法直接购买下载,可以购买VIP、付费专栏及课程。

余额充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