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柔性焊接机器人平台的THT组装工艺参数耦合机制与优化
1. 引言
随着现代相控阵雷达技术向小型化和轻量化方向发展,电子电路模块的集成度和组装密度越来越高,对组装质量的要求也越来越严格。因此,表面贴装技术(SMT)多用于印刷电路板(PCB)与电子元件之间的组装。然而,由于焊点的机械强度高,通孔元件能够有效抵抗外力的冲击。对于需要频繁承受机械外力的电子元件,如连接器、长引脚插座和屏蔽罩等,仍然需要使用通孔技术(THT)进行组装。
近年来,自动化柔性焊接机器人因其焊接效率高、焊接工艺参数控制精确等优点,在PCB组装过程中得到了广泛应用,并逐渐取代了传统的手动烙铁。但在机器人焊接过程中,焊接工艺参数值的确定仍依赖人工经验,缺乏科学的理论依据。使用不合适的焊接工艺参数容易导致一些焊接质量问题,如不润湿、去润湿、针孔、气孔、焊锡突出、焊锡紊乱和多余焊锡等,这些问题会影响PCB元件的可靠性,严重时甚至会使雷达的核心电子元件瘫痪。此外,关键焊接工艺参数之间的相互耦合会影响焊点的焊接质量。因此,揭示工艺参数之间的耦合机制、优化焊接工艺参数以及控制PCB组装过程是确保雷达核心电子元件质量的关键问题。
2. 柔性焊接机器人THT组装工艺
- 机器人组成模块 :柔性焊接机器人是实现THT焊接过程的自动化设备,主要包括移动单元、焊接单元和人机交互(HMI)单元。移动单元采用直角坐标机器人,通过步进电机驱动实现X、Y和Z轴的平移和旋转功能;焊接单元包括智能温度控制系统和焊锡丝供应系统,可精确控制焊接温度、焊锡进给量和焊锡进给速度等工艺参数;HMI单元由触摸屏和操作面板组成,触摸屏主要负责机器人示教编程、焊接程序选择和焊接工艺参数设置
超级会员免费看
订阅专栏 解锁全文

被折叠的 条评论
为什么被折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