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高功耗设备设计与无线电能传输调谐策略研究

高功耗设备设计与无线电能传输调谐策略研究

高功耗设备设计

在高功耗设备的设计中,需要满足多方面的技术指标要求,主要包括结构设计、热设计以及抗振设计等方面。

技术指标要求
  • 结构设计要求 :设备要满足26个功能模块(LRM)的固定、散热和互连需求。内部LRM需合理布局,便于拆卸和组装,低频和高频电缆要有合理的互连路径以满足电气性能要求。设备的配置和安装接口要符合标准19英寸机架的安装要求,即设备外部接口的结构参数需满足GJB100 - 86标准。相关结构参数如下表所示:
    |参数|数值|
    | ---- | ---- |
    |B(设备面板宽度)|482.6 mm|
    |B’(设备面板宽度)|451 mm|
    |B0(孔间距)|465 mm|
  • 热设计要求
    • 模块总热耗为1205 W。
    • 单个模块最大热耗为105 W。
    • 在50 °C环境下,输入65号冷却液温度低于34 °C时,设备能长时间稳定工作。
  • 抗振设计要求 :频率范围为15 Hz - 2000 Hz,具体随机振动频谱需参考相关图表。
详细设计方案
  • 设备结构与特点 :26个LRM(厚度为30)需布置在设备内部最大空间(390 mm)内,因此模块需分两层布置。设备主要由上、中、下三层冷板,左右侧板
【博士论文复现】【阻抗建模、验证扫频法】光伏并网逆变器扫频稳定性分析(包含锁相环电流环)(Simulink仿真实现)内容概要:本文档是一份关于“光伏并网逆变器扫频稳定性分析”的Simulink仿真实现资源,重点复现博士论文中的阻抗建模扫频法验证过程,涵盖锁相环和电流环等关键控制环节。通过构建详细的逆变器模型,采用小信号扰动方法进行频域扫描,获取系统输出阻抗特性,并结合奈奎斯特稳定判据分析并网系统的稳定性,帮助深入理解光伏发电系统在弱电网条件下的动态行为失稳机理。; 适合人群:具备电力电子、自动控制理论基础,熟悉Simulink仿真环境,从事新能源发电、微电网或电力系统稳定性研究研究生、科研人员及工程技术人员。; 使用场景及目标:①掌握光伏并网逆变器的阻抗建模方法;②学习基于扫频法的系统稳定性分析流程;③复现高水平学术论文中的关键技术环节,支撑科研项目或学位论文工作;④为实际工程中并网逆变器的稳定性问题提供仿真分析手段。; 阅读建议:建议读者结合相关理论教材原始论文,逐步运行并调试提供的Simulink模型,重点关注锁相环电流控制器参数对系统阻抗特性的影响,通过改变电网强度等条件观察系统稳定性变化,深化对阻抗分析法的理解应用能力。
评论
添加红包

请填写红包祝福语或标题

红包个数最小为10个

红包金额最低5元

当前余额3.43前往充值 >
需支付:10.00
成就一亿技术人!
领取后你会自动成为博主和红包主的粉丝 规则
hope_wisdom
发出的红包
实付
使用余额支付
点击重新获取
扫码支付
钱包余额 0

抵扣说明:

1.余额是钱包充值的虚拟货币,按照1:1的比例进行支付金额的抵扣。
2.余额无法直接购买下载,可以购买VIP、付费专栏及课程。

余额充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