欧盟人工智能政策与法律框架:机遇、挑战与发展路径
1. 人工智能:现实与影响
人工智能(AI)已不再是科幻概念,而是切实融入了我们的日常生活,以前所未有的速度改变着世界。它能带来诸多益处,如改善医疗保健、实现更安全清洁的交通、提高制造业效率以及提供更经济可持续的能源等。同时,人工智能也成为经济发展的战略重点和关键驱动力,预计到2025年,其对经济的影响每年可达6.5万亿至12万亿欧元。
然而,人工智能也带来了新的风险和挑战。它可能造成物质和非物质的损害,如威胁个人安全健康、侵犯隐私、限制言论自由、导致歧视等。欧洲议会指出,过度或不足使用人工智能、责任界定不清、威胁基本权利和民主、影响就业、破坏竞争、带来安全风险以及透明度问题等,都是人工智能发展过程中需要面对的挑战。
1.1 人工智能的定义
不同机构对人工智能有不同的定义:
- 2018年,欧盟委员会指出人工智能指的是通过分析环境并采取一定程度自主行动以实现特定目标的系统。
- 高级别专家组(AI HLEG)进一步细化,认为人工智能系统是由人类设计的软件(可能包括硬件)系统,能根据复杂目标感知环境、处理数据、推理知识并做出决策。
- 经合组织(OECD)将人工智能系统定义为能根据人类设定目标在真实或虚拟环境中进行预测、推荐或决策的基于机器的系统。
- 欧盟委员会的白皮书强调人工智能是数据、算法和计算能力的集合。
- 欧洲议会则定义人工智能为能收集、处理、分析和解释环境信息,并以一定自主性采取行动实现特定目标的系统。
- 欧盟委员会的拟议AI法案将人工智能系统定义为使用特定技术和方法开发的软件,能根据人类设定目标生成影响环境的输出。
超级会员免费看
订阅专栏 解锁全文
827

被折叠的 条评论
为什么被折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