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视化语言与编程:概念、应用与区别
1. 可视化语言与编程概述
1.1 可视化交流与语言的起源
可视化交流和人类历史一样悠久。在口语出现之前,人们就通过符号和绘图进行交流,这些符号和绘图承载着特定的意义,可被视为可视化语言,用于有效的沟通。从更广泛的意义上讲,可视化语言涵盖了各种非文本但可见的人类交流媒介,如艺术、图像、手语、地图和图表等。
1.2 计算机时代的可视化编程
自数字计算机发明以来,研究人员一直在寻找人类与计算机之间直观有效的交流方式。编程是构建程序的活动,程序描述了计算机设备执行的计算步骤,是自动控制各种机器的基础。传统程序以文本形式表达,可视为一维的;而可视化程序则以二维或多维方式描述计算步骤,例如图表或可能的高维结构。
可视化编程是用户以二维或多维方式指定程序的过程,旨在通过应用可视化技术支持程序构建,有效提高编程生产力。可视化编程语言(VPLs)是支持可视化编程的语言,是用于计算机编程的特殊类可视化语言。
1.3 可视化编程语言的分类
- 图表式可视化编程语言 :基于对象 - 关系抽象(如使用节点和边),常见的有实体 - 关系数据库设计语言、数据流编程语言(如 Petri 网)、控制流编程语言和状态转换规范等。
- 表单式语言 :如电子表格样式的语言。
- 图标式语言 :基于图标理论。
1.4 可视化编程语言的应用
随着显示和交互技术的快速发展,可视化
超级会员免费看
订阅专栏 解锁全文

被折叠的 条评论
为什么被折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