普适计算环境下的隐私、安全与信任研究
1. 引言
在当今时代,人类社会对于安全的关注正逐渐从以技术保护为主,向兼顾社会导向的安全问题转变。互联网的发展使得人们有意或无意地为个人电脑和信息提供了访问途径,企业级和个人防火墙以及加密技术在一定程度上保障了网络安全,但普适计算的出现改变了这一局面。普适计算将资源从集中配置的虚拟墙后解放出来,实现了移动性、分布性和动态互连,以支持更高级的服务和使用模式。然而,这也引发了人们对隐私、安全和信任的担忧。
2004 年 4 月 20 日,在奥地利维也纳举行的普适计算会议期间,约 21 位国际研究人员和技术专家齐聚一堂,探讨上下文感知、隐私、安全和信任之间的关系。本次研讨会的目的并非关注特定的普适计算技术或安全机制,而是深入理解这些概念之间的相互作用。
2. 普适计算的现状
普适计算的概念源于 1996 - 1997 年 IBM 的研究,其愿景是实现随时随地按需提供计算服务。全球和移动无线技术的进步推动了这一愿景的发展,这在当前围绕 Web 服务的标准化活动中得到了体现。而早在 1991 年,Xerox PARC 的 Mark Weiser 就提出了“泛在计算(UbiComp)”的概念,强调将计算技术变得像自然资源和公用事业一样无处不在。如今,普适计算和泛在计算的主题逐渐融合,普适计算侧重于利用现有计算技术的广泛部署,而泛在计算则致力于让复杂的技术对用户透明。
普适计算主要包括以下五个研究领域:
- 移动计算 :允许人们在移动过程中继续使用熟悉的用户界面和应用程序。早期的移动设备体积庞大、携带不便,如今的个人数字助理(PDA)、笔记本电脑和智能手机等则更加
普适计算中的隐私安全与信任研究
超级会员免费看
订阅专栏 解锁全文
42

被折叠的 条评论
为什么被折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