普适计算环境下的隐私、安全与信任
1. 引言
在当今时代,我们正见证着以人类为中心、具有社会导向的安全问题与为计算机设备、数据和网络开发的技术保护机制之间的融合。互联网的出现为这种融合奠定了基础,人们有意或无意地为个人电脑和信息提供了访问途径。企业级甚至个人防火墙提供了规则控制的网络入口,再加上加密手段确保信息保密,在人们遵守安全策略的情况下,许多针对计算机应用程序和数据的攻击得以避免。
然而,普适计算打破了这种集中配置的虚拟壁垒,使资源具备了移动性、分布式和动态互联的特性,以支持更高级的服务和使用模式。在这样一个世界里,墙壁、汽车、商店、衣物和咖啡馆等都能通过嵌入式计算机、传感器和先进的网络自动感知所有者、用户和潜在顾客的情境和需求,这有时令人着迷,但也引发了社会对隐私问题的担忧,人们对技术的安全性和可靠性产生了怀疑。
2004 年 4 月 20 日,在奥地利维也纳举行的普适计算会议期间,约 21 位国际研究人员和技术专家齐聚一堂,探讨了这一问题。他们的目标并非关注特定的普适计算技术或安全机制,而是深入理解情境感知、隐私、安全和信任之间的关系,因为这些是连接社会与技术的关键因素。
2. 普适计算的现状
“普适计算”这一术语于 1996 - 1997 年由 IBM 的研究中提出,它体现了随时随地按需提供计算服务的愿景。全球和移动无线技术的进步为电子业务、远程工作和协作企业赋予了新的意义,推动了这一概念的发展。这在当前围绕 Web 服务的标准化活动中得到了体现,企业在服务层面开放其计算基础设施并提供远程接口。
早在五年前,施乐帕洛阿尔托研究中心(Xerox PARC)的马克·韦泽(Mark Weiser)就领导了名为“
超级会员免费看
订阅专栏 解锁全文
42

被折叠的 条评论
为什么被折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