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室心律失常判别与高效特征选择技术解析
心室心律失常判别:基于NEWFM的方法
心室颤动(VF)是一种严重的心律失常,表现为心室快速、异常且无效的收缩,通常在一次收缩期内结束。几分钟到几天内的VF可能导致心脏性猝死,院外发生VF的患者生存概率在2% - 25%之间。
为了实现对正常窦性心律(NSR)、心室颤动(VF)和室性心动过速(VT)的自动检测,提出了一种使用加权隶属函数神经网络(NEWFM)和非重叠区域分布测量方法的方案。该方案将傅里叶变换(FT)和概率密度函数(PDF)处理结果作为共同输入特征,提取最少数量的输入特征,每个特征构建一个可解释的模糊隶属函数。
ECG信号预处理
- 滤波变换 :NEWFM采用了特定的滤波变换,其过程包含一个滤波函数文件,具体步骤如下:
- 从信号中去除信号的平均值。
- 应用移动平均滤波器以去除高频噪声。
- 进行漂移抑制,去除非心脏产生、来自外部源的缓慢信号变化。
- 使用截止频率为30Hz的巴特沃斯滤波器消除高于30Hz的频率,这些频率在模拟中似乎无关紧要。通过应用此滤波过程,可以合理模拟除颤器的信号采集行为。
- 概率密度函数(PDF)变换 :该PDF处理基于对相同基线心律信号的幅度分布进行采样。NSR、VT和VF节律信号具有不同的概率密度曲线。在曲线的Y坐标上有八个范围,如[0,0.5]、[0.5,1]等。统计每个范围内Y坐标的数量,然后计算每个范围的平均值。同时,统计[0.5,
超级会员免费看
订阅专栏 解锁全文
27

被折叠的 条评论
为什么被折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