利用电容器降低配电系统功率损耗与改善电压
1. 引言
配电系统是电力输送至终端用户的最后环节。配电馈线将电力从配电网输送到各终端用户,把二次输电电压降至配电电压(11 kV),再经配电变压器二次侧为用户供电。配电系统存在技术和非技术损耗,研究表明,配电网会浪费约 13% 的发电量。随着系统负载增加,线路或变压器的电压降增大,导致用户端电压下降,影响电器性能和寿命,还会增加电流需求,造成更大的功率损失。
为解决这些问题,人们采用了多种方法,如网络重构、分布式电源(DG)放置和电容器分配。在配电系统中,并联电容器可减少功率损耗、改善馈线电压分布并延长设备使用寿命。但并联电容器的位置和大小至关重要,合理安装才能在降低成本的同时最大程度减少损耗。
2. 功率损耗
电力从发电厂输送到用户的过程中,会产生一定的功率损耗,可分为以下两类:
- 技术损耗 :由电力系统导体和设备中的能量耗散导致,主要发生在电网的一次和二次线路。技术损耗通常因负载意外增加、系统电流和线路特性等因素引起,常见的是变压器和导体中的欧姆损耗以及变压器的铁损。技术损耗受多种因素影响,如过载、不平衡、低功率因数、馈线长度、系统老化、导体尺寸等。此外,设计规划不佳、负载估计错误、维护不当等也会导致技术损耗增加。
- 非技术损耗(NTLs) :当未考虑外部行为、负载和环境因素时会产生 NTLs,主要原因是电力盗窃。
3. 电压调节
在电力系统中,输配电系统将能量输送给终端用户,几乎所有配电线路都存在一定程度的电压波动。为保证负载正常运行,系统需要提供相对稳定的电压,电
超级会员免费看
订阅专栏 解锁全文
90

被折叠的 条评论
为什么被折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