双相钢变形行为的实验与数值研究
在材料科学领域,双相钢(DP钢)的变形行为研究具有重要意义。本文将围绕DP钢的拉伸试验、实验流动应力行为、本构模型以及人工神经网络等方面展开详细探讨。
1. 拉伸试验
拉伸试验的试样是根据ASTM E8/E8M标准,采用CNC线切割电火花加工(EDM)从原始板材上制备而成。单轴拉伸试验在计算机控制的万能试验机(UTM)上进行,试验温度设定为室温(RT)和400°C,应变速率分别为0.0001、0.001和0.01 s⁻¹。试验机的加载能力为100 kN,并配备了用于高温加热的两区式分体炉。为确保试验的可重复性,每个试验条件都重复进行了三次,并取平均值。
2. 实验流动应力行为
- 温度的影响 :从不同温度和固定应变速率下的流动应力行为图中可以看出,温度对材料的流动行为有显著影响。在初始阶段,材料的真实应力与真实应变呈线性关系,随后进入塑性变形区。在塑性变形阶段,材料在0.04 - 0.15的常见应变范围内经历了高应变硬化。流动应力达到最大值,即材料的极限强度,此区域也称为均匀伸长区。超过最大极限点后,会出现颈缩现象,材料发生非均匀伸长,最终试样在某一点失效。在两种应变速率下,400°C时的流动应力均低于室温条件。这是因为加热使材料发生热软化,有助于在高温下激活滑移系统,从而使位错能够更自由地移动,减少了限制。
- 应变速率的影响 :不同应变速率和固定温度下的图表显示,应变速率的变化会导致流动应力的变化。但与400°C时的情况相比,室温下流动应力的变化并不显著。通过应变率敏感性(m)参数可以评估应变速率对流动行为的影响,D
超级会员免费看
订阅专栏 解锁全文
37

被折叠的 条评论
为什么被折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