蓝藻及其他生物中计时系统的多样性
集胞藻PCC 6803:拥有多个Kai同源物的蓝藻示例
集胞藻PCC 6803与细长聚球藻PCC 7942不同,后者是专性光能自养生物,而集胞藻PCC 6803能够利用葡萄糖作为能量和碳源进行化能异养生长。虽然早期发现了单个基因(如dnaK)的昼夜振荡以及光合作用的昼夜节律(在恒定光照下至少持续三天),但集胞藻PCC 6803是否存在真正的昼夜振荡仍存在争议。
有研究检测到集胞藻PCC 6803中2 - 9%的基因转录本积累在恒定光照下有自由运行的昼夜节律,但与细长聚球藻PCC 7942中30 - 60%的振荡转录本相比,其振幅和有节律的转录本总数都要低得多。不过也有研究报道,集胞藻PCC 6803在同步化后在恒定光照下有持续的生长昼夜振荡,还有研究表明至少27%的基因有昼夜转录变化,但这种节律仅在光暗周期中持续,在恒定光照或黑暗条件下会迅速衰减。因此,集胞藻PCC 6803真正昼夜振荡的证据尚不确凿,至少不如细长聚球藻PCC 7942那样稳健。
集胞藻PCC 6803时钟系统缺乏稳健性的原因未知。有研究表明,自由运行振荡器的一个先决条件是对内部波动(如转录或翻译噪声)具有鲁棒性。在细长聚球藻PCC 7942中,下调kai基因的表达会导致昼夜振荡不那么精确。单个时钟蛋白表达低的细胞仍有持续的高振幅节律,但节律有噪声,导致菌落中细胞不同步。因此,集胞藻PCC 6803中构建Kai振荡器的蛋白质丰度较低,可能导致反馈回路较弱,类似于原绿球藻中基于KaiA的延迟或不存在的反馈回路,更像是环境驱动的计时器而非自由运行的计时器。对于细长聚球藻PCC 7942,每个细胞约12,000个KaiC拷贝能够驱动非常精确的昼夜节律,而随着KaiC拷贝数减少(7000
蓝藻计时系统多样性研究
超级会员免费看
订阅专栏 解锁全文
26

被折叠的 条评论
为什么被折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