单分子技术在生物钟蛋白研究中的应用
1. 单分子荧光显微镜技术
单分子荧光显微镜技术测量溶液中酶活性的尝试可追溯到1961年。当时,β - D - 半乳糖苷酶的单个分子被封装在含有荧光底物(6HFG)的硅油滴中,通过荧光测定法监测每个液滴中反应产物(6HF)的增加。此后,人们进行了许多测量单生物分子活性的尝试。
1995年,Xue和Yeung利用毛细管电泳和激光诱导荧光的灵敏检测方法,研究了乳酸脱氢酶(LDH - 1)单个分子的化学反应性差异。他们发现,天然LDH - 1的单个分子表现出高达四倍的活性差异,这表明酶分子群体中存在具有不同化学性质的结构变体(异质性)。
同年,Funatsu等人利用全内反射荧光(TIRF)显微镜和荧光标记的ATP,成功测量了单个肌球蛋白分子的ATP周转情况。他们将荧光(Cy5)标记的肌球蛋白头部S - 1片段固定在石英载玻片表面,使它们彼此之间保持至少几微米的距离,然后将荧光(Cy3)标记的ATP(Cy3 - ATP)应用于表面的S - 1。由于倏逝波从玻璃 - 水界面穿透到约100 nm的深度,只有表面的S - 1分子和蛋白质上或附近的核苷酸被选择性激发。这种局部照明技术使研究人员能够减少自由移动的Cy3 - 核苷酸和溶液中水的拉曼散射产生的背景荧光(噪声),并可视化单个分子的微弱荧光信号。在他们的研究中,实时直接观察到单个Cy3 - ATP与单个肌球蛋白S - 1分子的结合以及ATP水解后Cy3 - ADP从S - 1的解离。TIRF已成为监测单分子事件的强大而通用的工具之一。除了TIRF,落射荧光、共聚焦荧光和其他荧光方法也被用于单分子荧光成像。
然而,荧光方法也有一些缺点:
- 荧光标记影响分子性质 <
超级会员免费看
订阅专栏 解锁全文

4168

被折叠的 条评论
为什么被折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