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池技术:原理、设计与性能指标详解
1. 能斯特方程
能斯特方程用于描述半电池反应,其表达式在相关公式(如式(4.9))中给出。其中,“产物活度(aproducts)”和“反应物活度(areactants)”指的是各成分的活度。式(4.10)所示的近似式也可用于全电池的氧化/还原反应,它考虑了由于温度和反应物、产物浓度(以摩尔每升表示)偏离标准条件而产生的变化。
能斯特方程如下:
- $\Delta E = \Delta E^{\circ} - \frac{RT}{nF} \ln \frac{[products]}{[reactants]}$
其中,$\Delta E$是计算得到的电压,$\Delta E^{\circ}$是净反应的可逆平衡电压(半电池反应的差值),$R$是气体常数(1.986卡/摄氏度/摩尔),$T$是绝对温度(25°C = 298 K),$n$是每摩尔的电子数,$F$是法拉第常数(23,06卡/伏特)。
以铜(Cu)和锌(Zn)的反应为例,锌氧化反应(式(4.4))释放的电子用于铜还原反应(式(4.5)),净反应(式(4.6))的$\Delta E^{\circ}$为 +1.100 V,这将导致负的$\Delta G$,因此该反应向右自发进行。在实际应用中,当存在像锌这样的活性金属时(前提是电解质中含有$Cu^{2 +}$离子),铜会析出。
表4.4展示了主要电池系统的理论电压、比能量和能量密度的代表性值,同时列出了两种燃料电池以供比较。
| 电池类型 | 理论比能量(Wh/kg) | 理论容量(Ah/ |
|---|
超级会员免费看
订阅专栏 解锁全文
2790

被折叠的 条评论
为什么被折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