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5、以太坊网络与权益证明机制详解

以太坊网络与权益证明机制详解

1. 以太坊网络基础

以太坊是一个P2P网络,有两个P2P网络,节点通过以太坊节点记录(ENR)来标识自己。执行层的ENR由签名、序列号和键值对列表组成,共识层的ENR结构不同,还包含链接其他证明者的字段和有关以太坊区块链当前分叉的信息。

1.1 节点连接与发现

  • 引导节点(Bootnodes) :新节点加入网络时,需要连接到其他节点。客户端中硬编码了引导节点列表,新节点可直接连接。以太坊基金会运营着一些引导节点,私人用户也可将自己的全节点作为引导节点,只要该节点公开可用。用户还能自行配置连接其他引导节点。
  • 发现过程 :发现协议discv4用于执行客户端,discv5用于共识客户端,它们都基于用户数据报协议(UDP)。新节点连接到引导节点并请求对等节点列表,引导节点发送初始列表后,新节点将地址存入哈希表,进而连接到这些节点接入网络。节点在首次连接或对等节点过少时都可请求新的对等节点。
  • 静态节点 :除引导节点外,以太坊P2P网络中还有静态节点。节点可定义永久连接的对等节点,即静态节点,其地址可在客户端中单独配置。

1.2 初始同步

新节点需要同步大量信息以跟上其他节点。执行层和共识层有不同的同步方法:

1.2.1 执行层同步方法
  • 全存档同步(Full Archive Sync) :从创世块开始下载所有块,包括头、交易和收据,然
【博士论文复现】【阻抗建模、验证扫频法】光伏并网逆变器扫频稳定性分析(包含锁相环电流环)(Simulink仿真实现)内容概要:本文档是一份关于“光伏并网逆变器扫频稳定性分析”的Simulink仿真实现资源,重点复现博士论文中的阻抗建模扫频法验证过程,涵盖锁相环和电流环等关键控制环节。通过构建详细的逆变器模型,采用小信号扰动方法进行频域扫描,获取系统输出阻抗特性,并结合奈奎斯特稳定判据分析并网系统的稳定性,帮助深入理解光伏发电系统在弱电网条件下的动态行为失稳机理。; 适合人群:具备电力电子、自动控制理论基础,熟悉Simulink仿真环境,从事新能源发电、微电网或电力系统稳定性研究的研究生、科研人员及工程技术人员。; 使用场景及目标:①掌握光伏并网逆变器的阻抗建模方法;②学习基于扫频法的系统稳定性分析流程;③复现高水平学术论文中的关键技术环节,支撑科研项目或学位论文工作;④为实际工程中并网逆变器的稳定性问题提供仿真分析手段。; 阅读建议:建议读者结合相关理论教材原始论文,逐步运行并调试提供的Simulink模型,重点关注锁相环电流控制器参数对系统阻抗特性的影响,通过改变电网强度等条件观察系统稳定性变化,深化对阻抗分析法的理解应用能力。
评论
添加红包

请填写红包祝福语或标题

红包个数最小为10个

红包金额最低5元

当前余额3.43前往充值 >
需支付:10.00
成就一亿技术人!
领取后你会自动成为博主和红包主的粉丝 规则
hope_wisdom
发出的红包
实付
使用余额支付
点击重新获取
扫码支付
钱包余额 0

抵扣说明:

1.余额是钱包充值的虚拟货币,按照1:1的比例进行支付金额的抵扣。
2.余额无法直接购买下载,可以购买VIP、付费专栏及课程。

余额充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