放射组学:医学影像特征的数据挖掘指南
在医学领域,利用定量医学影像特征进行数据挖掘的放射组学近年来备受关注。它通过结合大量定量特征和机器学习方法,探索影像与临床结果之间的关系,在多个医学领域展现出巨大潜力。下面将详细介绍放射组学研究涉及的各个方面。
1. 放射组学概述
放射组学是指同时考虑多个特征的领域,自2012年被提出以来受到了更多关注。它基于这样一个假设:医学影像数据与标签数据之间存在关联。典型的放射组学研究利用大量定量特征结合机器学习方法,来确定影像与相关临床结果之间的关系。深度学习与放射组学有许多相似之处,特别是卷积神经网络可作为放射组学中的一种工具,替代或补充手工制作的特征。
放射组学在多个领域都有应用潜力,包括肺部、肝脏、大脑、肾脏、喉咙和肉瘤等。研究使用的成像方式也多种多样,如磁共振成像(MRI)、计算机断层扫描(CT)、正电子发射断层扫描(PET)、乳腺摄影和X射线等。可以预测的临床结果包括生存情况、肝脏治疗反应和基因突变等。此外,应用不仅限于肿瘤等病变部位,还可应用于肌肉骨骼系统、健康器官和其他组织结构。然而,放射组学领域缺乏标准化,尽管有一些倡议试图解决这个问题,但仍然存在多种不同的方法。
2. 数据采集与准备
数据采集与准备是放射组学研究的第一步,至少需要收集两种类型的数据:影像数据和标签数据,此外通常还会收集额外的临床数据。
- 患者选择 :前瞻性收集数据时,纳入标准在研究方案中明确规定;回顾性研究则根据患者可用的数据确定纳入标准。大多数情况下,研究只关注单一疾病或器官,但仅纳入有特定疾病或器官影像和标签数据的所有患者,可能无法得到具有临床相关性的数据集。例如,在
超级会员免费看
订阅专栏 解锁全文
243

被折叠的 条评论
为什么被折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