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络攻击与防御全解析
1. 间谍软件(Spyware)
间谍软件是安装在系统中的隐蔽应用程序,其目的是收集一组预定义的信息。常见的间谍软件包括按键记录器和数据包嗅探器。按键记录器可以记录用户的按键操作,从而获取敏感信息,如账号密码等;数据包嗅探器则可以捕获网络中的数据包,分析其中的内容。
2. 编程策略(Programming Tactics)
编程策略是黑客攻击的一部分,主要包括以下几种类型:
- 缓冲区溢出(Buffer overflows) :包含栈溢出、堆溢出、整数溢出和格式字符串漏洞。攻击者利用这些漏洞破坏内存空间中的进程,从而控制程序并执行任意代码。例如,当程序在处理输入时没有对输入长度进行有效检查,攻击者就可以输入超长的数据,导致缓冲区溢出。
- 规范化攻击(Canonicalization attacks) :利用目录遍历、文件处理、目录操作、编码方案(如 Unicode)和特殊字符等特性,通常针对 Web 服务器或远程过程调用(RPC)服务器发动攻击。例如,攻击者可以通过构造特殊的目录路径,绕过服务器的访问控制。
- 特定平台编程攻击(Platform - specific programming attacks) :利用应用程序编程接口(APIs)、认证功能、核心系统服务、文件描述符、shell 环境、临时或动态文件系统、命名管道、共享内存和系统调用等设施。攻击者可以通过调用这些系统资源,获取系统的控制权。
3. 进程操纵(Process Manipulation)
进程
超级会员免费看
订阅专栏 解锁全文
3787

被折叠的 条评论
为什么被折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