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编程逻辑控制器(PLC)综合解析
1. 总线与中央控制单元
1.1 总线
在 PLC 架构中,存在着多种总线,它们承担着传输数据和控制信号的重要任务。总线是 PLC 内部进行通信的通道,其中 CPU 总线包括数据总线、地址总线和控制总线。系统总线则用于通过 I/O 端口实现 PLC 与外部 I/O 设备之间的通信。
1.2 中央控制单元(CPU)
PLC 的 CPU 结构有着特定的组成。ROM 与由控制单元、算术逻辑单元(ALU)和内部寄存器构成的控制部分相连接。控制部分决定了 PLC 哪些部分保持功能运行、运行的顺序以及持续的时间。输入扫描块会对输入进行扫描,并将各个输入的状态存储在随机存取存储器(RAM)中。经过控制部分的分析和用户程序的执行后,逻辑扫描会将输出扫描块更新到合适的状态。随后,根据 CPU 的输出状态信号对输出进行扫描和更新。键盘与 CPU 相连,用于用户进行编程,其状态可以在显示单元中显示。对于大型系统,若有需要,还可以与其他 PLC 的 CPU 和个人计算机(PC)进行通信。
2. PLC 的功能模式
2.1 主要功能模式
PLC 具有三种主要的功能模式,具体如下:
| 模式 | 特点 |
| ---- | ---- |
| 编程模式 | CPU 停止运行,用户可以创建或修改程序、清除内存、检查和调试程序,还能创建或修改 I/O 内存表。 |
| 运行模式 | 用于系统的正常运行,可监控 CPU 的运行状态,但不能强制设置或重置位,也不能使用编程设备修改当前值和设定值。 |
| 监控模式 | CPU 保持运行,I/O 的处理方式与运行模
超级会员免费看
订阅专栏 解锁全文
369

被折叠的 条评论
为什么被折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