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像编码技术全解析:从基础概念到多元方法
在当今数字化的时代,图像编码技术扮演着至关重要的角色。无论是视频会议中的流畅画面,还是视频分发时的高效传输,都离不开图像编码技术的支持。本文将深入探讨图像编码的相关知识,包括调制技术、应用场景、源编码、数据冗余与压缩以及多种编码类型。
一、Trellis - coded modulation
Trellis - coded modulation(网格编码调制)是一种利用网格码的调制技术。它通过网格图来确定符号序列的路径,网格中的每条弧都由一个向量表示,给定路径上所有弧的向量叠加起来,对该路径对应的序列进行调制。
二、图像编码的应用场景
2.1 对称应用
对称应用是指图像需要进行相同次数的压缩和解压缩的场景,例如视频会议。在这种情况下,编码端和解码端都需要一种简单快速的方法。因为在视频会议中,实时性要求较高,需要快速地对图像进行处理,以保证会议的流畅性。
2.2 非对称应用
非对称应用则是图像只需压缩一次,但需要多次解压缩的场景,如视频分发。此时,可以采用复杂且耗时的编码方法和简单快速的解码方法。在视频分发中,编码端可以花费更多时间进行高质量的压缩,以减少数据量,而解码端则能快速解压缩,让用户尽快观看到视频。
三、源编码相关概念
3.1 源与信息源
- 源 :有两种含义,一是与信息源相同;二是辐射源,即照亮视觉系统传感器的能量辐射器。
- 信息源 :是信息产生的地方,它可以输出一
超级会员免费看
订阅专栏 解锁全文
2733

被折叠的 条评论
为什么被折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