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像采集与投影技术解析
1. 漫射照明与投影基础
在图像采集过程中,照明方式至关重要。有一种实现漫射亮场前光照明的方法,采用带有扩散器的圆顶形灯板。如图所示,半球形照明能使光线更均匀,但在相机轴向方向没有直接照明。
而投影方面,透视投影是一种精确的投影模式,可通过成像变换(也称为几何透视变换或透视变换)在空间上进行描述。不过,它是一种非线性映射,计算和分析较为复杂。为简化计算,也有一些近似投影模式可供选择。
2. 透视相关概念
- 透视原理 :基于透视投影将三维场景绘制为二维图像。直观上,成像目标的大小取决于目标与观察者之间的距离,这会导致平行线的图像是收敛于一点(消失点)的直线。透视几何由15世纪和文艺复兴时期的意大利绘画大师开创。
- 透视变换 :在图像采集时,将三维客观场景投影变换到二维图像平面,也可看作使用针孔相机观察场景时的图像变换。
- 透视畸变 :这是一种图像畸变,由相机在成像时未垂直于被观察物体放置引起。原本在客观世界中平行的直线在图像中似乎会收敛。例如,空中的电缆和地面上的铁轨在场景中是平行的,但在图像中会在远处集中。
- 透视缩短 :当从与物体轴线成锐角的方向观察同一物体时,视网膜上获得的图像比垂直于物体轴线方向观察时要小,这是典型的透视效果,即远处的物体看起来更小。
- 透视缩放 :物体在视网膜上的图像大小与物体和视网膜之间的距离成反比,可用欧几里得定律表示为
图像采集与投影技术解析
超级会员免费看
订阅专栏 解锁全文
1532

被折叠的 条评论
为什么被折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