强耦合结构弹性执行器的阻抗控制与移动机械手开门策略
1. 差速关节建模
差速齿轮箱具有两个输入和两个输出,既可以是位置/速度,也可以是扭矩。这种结构有诸多优点,例如两个电机的扭矩可用于主要运动方向,在给定电机尺寸的情况下允许增加可用扭矩。不过,轴之间的强耦合使得无法为每个执行器独立设计控制器。由于这种耦合,一个机器人关节的运动必须通过两个执行器的协调运动来实现。
忽略弹性时,齿轮箱的效果可以通过以下位置变换来描述:
[
\theta = T \cdot \theta_m \tag{1}
]
相应地,扭矩关系为:
[
\tau_m = T^T \cdot \tau \tag{2}
]
其中
[
T =
\begin{bmatrix}
-\frac{1}{2} & -\frac{1}{2} \
\frac{1}{2r} & -\frac{1}{2r}
\end{bmatrix}
\tag{3}
]
这里,(\theta_m) 表示电机位置,(\theta) 是以连杆坐标表示的相同位置。需要注意以连杆坐标表示的电机位置 (\theta) 和连杆侧位置 (q) 之间的区别。(\theta) 与 (\theta_m) 代表相同的系统状态,只是用不同的坐标系表示,而 (q) 是一个不同的状态变量,代表关节弹性后的连杆位置,它也可以用电机或连杆坐标表示。坐标系用下标表示,没有下标的表示连杆坐标。因此,(\tau) 和 (\tau_m) 分别是以连杆和电机坐标表示的关节扭矩。
单自由度关节的弹性仅源于谐波传动齿轮
超级会员免费看
订阅专栏 解锁全文

被折叠的 条评论
为什么被折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