策略性代理协议:机制设计的深入剖析
1. 机制设计基础与VCG机制
在机制设计领域,我们可以将代理 $i$ 的效用表示为:
$u_i = v_i(x (v)) - (\sum_{j\neq i}v_j(x (v_{-i})) - \sum_{j\neq i}v_j(x (v))) = \sum_{j}v_j(x (v)) - \sum_{j\neq i}v_j(x (v_{-i}))$
由于 $x (v)$ 是使社会福利最大化的选择,且根据选择集单调性,优化过程本可以选择 $x (v_{-i})$,所以有 $\sum_{j}v_j(x (v)) \geq \sum_{j}v_j(x (v_{-i}))$。又因为不存在负外部性,即 $v_i(x (v_{-i})) \geq 0$,所以 $\sum_{i}v_i(x (v)) \geq \sum_{j\neq i}v_j(x (v_{-i}))$,这表明上述效用公式是非负的。
1.1 VCG机制与弱预算平衡
弱预算平衡要求机制不会亏损。然而,之前提到的选择集单调性和无负外部性这两个条件,并不足以保证VCG机制实现弱预算平衡。例如,前面提到的“购买最短路径”示例,虽然满足这两个条件,但VCG机制却支出了资金而没有收取任何费用。
这里引入“无单代理效应”的概念:
若对于任意 $i$、任意 $v_{-i}$ 以及任意 $x \in \arg \max_y \sum_{j} v_j(y)$,都存在一个在没有 $i$ 的情况下可行的选择 $x’$,使得 $\sum_{j\neq i} v_j(x’) \geq \sum_{j\neq i} v_j(x)$,则称该环境具有无单代理效
超级会员免费看
订阅专栏 解锁全文
1218

被折叠的 条评论
为什么被折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