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acbook m4中使用arm的ubuntu系统,一篇就够了

虚拟机与macbook
首先是安装虚拟机的部分,我们的最基本的需求是在macbook中安装Ubuntu20然后进行扩容,然后共享文件夹。一共是三个需求

安装

我们首先看安装vmware fusion,这个已经可以直接免费使用了,但是是需要注册账号的,比较麻烦,这里我直接打包好了,是13.6.3的最新的版本的vmware fusion,不需要激活码之类的,然后还有一个arm的ubuntu-server的镜像。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通过网盘分享的文件:ubuntu-20.04.5-live-server-arm64.iso等2个文件 链接:
https://pan.baidu.com/s/1CLP2bsNusUG_L1GJv8j6dw?pwd=3m75 提取码: 3m75
–来自百度网盘超级会员v4的分享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打开这个挂载后,双击一下vmware,直接默认安装vmware即可。然后新建一个虚拟机,拖入之前的iso: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一路done下去。继续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填写信息,这个与双系统的安装是一样的。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取消下载openssh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不要勾选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安装结束

总之就是一路默认安装就行了,如果让更新也不要更新,直接静默安装,安装完成过后就会提示reboot now。此时我们重启后就能够进入命令行界面了,输入之前的账号密码进入用户。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安装完成了,我们再安装一下GUI界面,也就是运行:

sudo apt install ubuntu-desktop

再设置一下当前的ubuntu。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选择资源库,取消勾选cd驱动,就不会再重复挂载这个iso了。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然后选择重新启动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扩容

由于它无法修改ubuntu的存储配置,默认只有20G,很多还没有实际挂载到根目录,所以空间少之又少,大概只有10G的样子,安装一些内容过后可能就没有空间了。所以我进行了扩容,首先要给硬盘本身添加空间: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设置一下硬盘的大小,这里只能变大不能变小,所以一开始还是不要给的太大了。
然后去下载gparted工具:

sudo apt install gparted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运行即可

sudo gparted

将所在的盘拉满(需要先删除一下不需要的空间,因为这里我们最终的目标是要扩大根目录,nvmeon1p3也是根目录的位置)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拉满之后,接下来我们准备去扩展根目录,首先需要用df -h查看当前根目录的位置: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对于这个根目录的位置,接下来我们去扩展它,使用命令:

sudo lvextend -L+10G /dev/mapper/ubuntu--vg-ubuntu--lv

有多少额外的空间就扩展多少就行。然后重新加载一下:

resize2fs /dev/mapper/ubuntu--vg-ubuntu--lv

备注:如果根目录是xfs文件系统:

xfs_growfs /dev/mapper/ubuntu--vg-ubuntu--lv

mac os与vmware文件共享

首先需要vmware设置一下共享功能: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然后重新进入ubuntu,需要安装一下vmware tools的开源工具,用命令实现:

sudo apt install open-vm-tools

然后创建一个文件夹来放这个共享的文件夹

mkdir -p /home/cyun/share

挂载共享文件夹,使用vmhgfs-fuse

vmhgfs-fuse .host:/ /home/cyun/share -o subtype=vmhgfs-fuse,allow_other

为了让系统启动时自动挂载到共享文件夹中,我们需要设置一下:

echo ".host:/ /home/cyun/share fuse.vmhgfs-fuse defaults,allow_other 0 0" | sudo tee -a /etc/fstab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这样就实现了mac和虚拟机之间的文件共享了。完成以上三个部分之后,就能自由的在macbook中使用linux了。

<think>好的,我现在需要帮助用户解决如何在Mac上安装或使用Ubuntu的问题。首先,我得回忆一下用户提供的引用内容,看看有哪些可用的信息。用户引用了三个不同的来源,其中提到了在MacBook Pro上安装Ubuntu到移动硬盘、使用VMware Fusion安装ARM架构的Ubuntu Server再配置Desktop,以及安装双系统的方法。这些方法各有不同,可能需要分步骤说明。 首先,用户可能想了解不同的安装方式,比如虚拟机安装、双系统或者移动硬盘启动。我需要将这些方法逐一整理出来,确保步骤清晰。引用2提到,苹果M1芯片需要下载ARM架构的Ubuntu Server,然后再安装Desktop,这可能是因为兼容性问题。而引用3则是在Intel芯片的Mac上安装双系统使用balenaEtcher烧录镜像。引用1则是制作启动盘安装到移动硬盘。 接下来,我需要确认用户使用的Mac是Intel还是M系列芯片,因为安装步骤会不同。但用户的问题没有明确说明,所以应该在回答中涵盖两种情况。例如,对于M1/M2芯片,使用虚拟机安装更合适,而Intel Mac可能支持双系统。同时,安装到移动硬盘也是一种通用方法,但需要详细步骤。 然后,我需要确保每个步骤都符合LaTeX格式要求,行内公式用$...$,独立公式用$$...$$,但在这个问题中可能数学公式较少,但如果有涉及命令或代码,需要正确使用代码块。例如,终端命令可能需要用代码块包裹,并注明语言类型,如bash。 另外,用户要求生成相关问题,我需要根据回答内容提出相关的问题,比如性能比较、常见错误处理等。这些问题应该与安装Ubuntu相关,并且能帮助用户进一步了解。 在组织回答结构时,应该分点说明不同的安装方法,每个方法下详细步骤,注意事项,以及适用的机型。同时,引用来源需要正确标注,比如在虚拟机安装部分引用[^2],双系统部分引用[^3],移动硬盘安装引用[^1]。 需要注意用户提到的兼容性问题,特别是M系列芯片需要ARM架构的镜像,这点必须强调,避免用户下载错误版本导致安装失败。同时,制作启动盘的工具推荐balenaEtcher,这也是引用3中提到的方法,需要指出。 最后,确保语言简洁明了,步骤清晰,没有技术术语上的错误,并且符合用户的中文回答要求。检查是否有遗漏的步骤,比如分区调整、安全启动设置等,这些在安装双系统时可能需要用户手动操作,需要提醒备份数据。 总结一下,回答的结构应该是: 1. 确认芯片类型(Intel vs Apple Silicon) 2. 不同安装方法: a. 虚拟机安装(适用于M1/M2) b. 双系统安装(Intel Mac) c. 移动硬盘安装 3. 每种方法的详细步骤和注意事项 4. 相关问题的生成 现在需要将这些内容整合,确保引用正确,步骤正确,并且符合格式要求。</think>### 如何在Mac上安装或使用Ubuntu? #### 一、确认Mac芯片类型 - **Intel芯片**:支持双系统或移动硬盘安装。 - **Apple Silicon(M1/M2等)**:需使用ARM架构镜像,推荐虚拟机安装[^2]。 --- #### 二、安装方法 ##### 1. 虚拟机安装(适用于M1/M2芯片) **步骤**: 1. 下载 **Ubuntu Server (ARM版)**: 从[Ubuntu官网](https://ubuntu.com/download/server/arm)获取镜像。 2. 安装虚拟机软件(如 **VMware Fusion**)。 3. 创建虚拟机并加载Ubuntu Server镜像,完成基础系统安装。 4. 在Ubuntu Server中安装桌面环境: ```bash sudo apt update && sudo apt install ubuntu-desktop ``` 详细操作可参考[^2]。 ##### 2. 双系统安装(适用于Intel芯片) **步骤**: 1. 下载 **Ubuntu Desktop (AMD64版)**: 推荐使用[清华镜像站](https://mirrors.tuna.tsinghua.edu.cn)加速下载[^3]。 2. 制作启动U盘: 使用工具如 **balenaEtcher** 烧录镜像到U盘。 3. 调整磁盘分区: 在macOS的“磁盘工具”中为Ubuntu预留空间(建议至少30GB)。 4. 重启Mac并按住 `Option` 键,选择U盘启动,按提示安装Ubuntu[^3]。 ##### 3. 移动硬盘安装(通用方法) **步骤**: 1. 将Ubuntu镜像烧录到移动硬盘(方法同U盘)。 2. 启动时按住 `Option` 键,选择移动硬盘进入Ubuntu安装界面。 3. 安装时选择将系统安装到移动硬盘(注意区分磁盘设备)[^1]。 --- #### 三、注意事项 - **兼容性**:M系列芯片需严格使用ARM架构镜像,否则无法启动。 - **数据备份**:双系统安装可能涉及分区操作,建议提前备份数据[^3]。 - **驱动问题**:Ubuntu对Mac硬件的支持较好,但Wi-Fi或触控板可能需要额外配置。 ---
评论
添加红包

请填写红包祝福语或标题

红包个数最小为10个

红包金额最低5元

当前余额3.43前往充值 >
需支付:10.00
成就一亿技术人!
领取后你会自动成为博主和红包主的粉丝 规则
hope_wisdom
发出的红包

打赏作者

白云千载尽

你的鼓励将是我创作的最大动力

¥1 ¥2 ¥4 ¥6 ¥10 ¥20
扫码支付:¥1
获取中
扫码支付

您的余额不足,请更换扫码支付或充值

打赏作者

实付
使用余额支付
点击重新获取
扫码支付
钱包余额 0

抵扣说明:

1.余额是钱包充值的虚拟货币,按照1:1的比例进行支付金额的抵扣。
2.余额无法直接购买下载,可以购买VIP、付费专栏及课程。

余额充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