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准则决策方法在城市交通可持续性中的应用
1. 引言
世界城市化主要经历了两个阶段。第一阶段始于18世纪60年代的工业革命,第二阶段则在20世纪40年代的二战之后。经济和政治进程推动了城市的发展与巩固,但面对城市的快速扩张,地方或国家政府的响应较为迟缓。城市持续增长,居民的出行和交通需求不断增加,城市结构呈现多元化、多核布局,同时面临着环境恶化和内部安全等问题,导致城市空间混乱、建筑和公共空间质量下降以及社区联系减弱。
进入21世纪,城市交通面临诸多挑战,如城市财政问题、环境问题社会化、严重的交通拥堵以及城市管理人性化等。城市出行是个体特征和实现普遍可达性策略的结果,这需要交通与土地利用的协调行动和整合。然而,城市缺乏组织学习文化,这成为城市间相互学习的关键障碍,且在实施良好实践方面的研究也十分匮乏。
如今,城市化影响着全球半数以上的人口,创造了超过85%的全球国内生产总值,但城市也消耗了至少75%的自然资源,产生了全球50%的废弃物。预计到2050年,城市人口比例将增至68%。人们逐渐意识到传统城市发展方式的负面影响,联合国指出,由数字技术驱动的城市新陈代谢循环性是实现2030年可持续发展目标的必要工具。城市必须加强资源的可持续管理,以应对新的挑战。
多准则决策(MCDM)是研究如何将多个相互冲突的标准纳入管理规划过程的方法和程序。MCDM方法可用于解决城市共同需求,评估城市出行的替代方案,其主要目标是对替代方案进行分类和选择,以支持基于数学公式和系统方法的决策。MCDM方法有很多种,如层次分析法(AHP)、网络分析法(ANP)、数据包络分析(DEA)等。
本文进行了城市交通和MCDM的系统文献综述(SLR),旨在回答两个主要问题:如何描
超级会员免费看
订阅专栏 解锁全文
35

被折叠的 条评论
为什么被折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