芬兰舞蹈与挪威表演艺术团体的多元探索
芬兰舞蹈的革新与发展
新舞蹈面临的困境
芬兰新舞蹈在发展过程中面临诸多挑战。以 Kekäläinen 早期为《Serenaadi》(1984 年)编排的舞蹈为例,她所在的新舞蹈一代虽被标上“先锋派”的标签,但艺术家以主观过程为核心的创作却遭到负面评价。
在国际上,英国新舞蹈也面临类似问题。传统舞蹈评论家难以分析新舞蹈,他们更注重特定的动作、精准度和精湛表演,而非舞蹈的意义。在 20 世纪 60 至 70 年代,新舞蹈甚至不被视为舞蹈,许多舞者因舞蹈界的限制而转向表演、戏剧和电影领域。有趣的是,许多芬兰新舞蹈编舞家,如 Kekäläinen,在 20 世纪 80 年代也在行为艺术团体工作。美国的情况也类似,早期新闻界对具有开创性的贾德森舞蹈剧场的活动几乎未加关注。
两位芬兰舞者的不同境遇
芬兰舞者和编舞家 Reijo Kela 和 Sanna Kekäläinen 在 20 世纪 80 年代的作品带来了舞蹈改革。尽管舞蹈在芬兰艺术中长期处于边缘地位,但他们处于实验艺术的前沿,同时芬兰也在逐渐将舞蹈视为当代艺术。舞蹈领域因他们这样的自主艺术家而日益多样化和扩展,但芭蕾舞、现代舞和爵士舞这三种传统分类在舞蹈话语和艺术评论中依然存在,Kela 和 Kekäläinen 都不属于这些类别,且他们的作品所获评价差异很大。
Kela 在 20 世纪 80 年代后期的特定场地作品可被视为先锋派,但观众和评论家容易接受。这些作品受到热烈欢迎,吸引了观众,原因一是主题触动人心,二是 Kela 真诚且富有感染力的个人表演。如今,特定场地艺术在年轻舞蹈家中变得流行,Kela 可谓先驱。
超级会员免费看
订阅专栏 解锁全文
31

被折叠的 条评论
为什么被折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