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视化中的数学基础:从聚类到色彩空间
1. 聚类算法在可视化中的应用
在可视化领域,聚类算法是探索和呈现数据结构的重要工具。其中,DBSCAN 被用于学术职业路径的可视化和探索,为数据提供了不同层次的细节展示。而 Mean Shift 作为基于密度的聚类变体,在可视化中也有出色表现。
1.1 Mean Shift 算法原理
Mean Shift 算法的核心是从离散样本中识别密度函数的最大值(或模式)。给定一个核函数 (K(x_i - x))(通常为扁平或高斯核)和嵌入空间中的一个点 (x),其周围窗口内的加权均值为:
[m(x) = \frac{\sum_{x_i} K(x_i - x)x_i}{\sum_{x_i} K(x_i - x)}]
通过不断更新 (x \leftarrow m(x)) 并迭代直至收敛,最小化均值漂移 (m(x) - x)。数据点 (x_j) 根据以 (x_j) 初始化时均值漂移收敛的模式被分组到不同的簇中。该算法是一种通用的聚类技术,不依赖于数据的特定假设,仅依赖于一个参数——核带宽。
1.2 Mean Shift 在可视化中的应用示例
Böttger 等人使用 Mean Shift 聚类实现了脑功能连接图中的边捆绑,展示了该算法在可视化中的实用性。
2. 可视化中的统计学方法
统计学在可视化中起着关键作用,涉及数据的收集、描述、分析和解释。
2.1 描述性统计与矩
描述性统计用于总结总体数据,而矩(也称为汇总统计)则用于描述函数(分布)的形状。对于实值连续函数 (f(x)),其 (n) 阶中心矩定
超级会员免费看
订阅专栏 解锁全文
1058

被折叠的 条评论
为什么被折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