贝叶斯模型与自适应随机化方法在临床试验中的应用
1. 贝叶斯模型在剂量反应研究中的应用
贝叶斯模型是一种灵活的工具,可用于更好地理解剂量反应关系。在某些情况下,传统的最大似然模型可能无法收敛,而贝叶斯模型却可以。此外,最大似然模型虽然可能收敛,但对某些参数的估计可能毫无意义。在这些情况下,贝叶斯分析可以对模型参数进行稳健估计。
不过,和所有贝叶斯分析一样,其结果依赖于所假设的先验分布。因此,需要仔细考虑先验分布的中心和范围。在临床试验中,先验范围应具有生物学和/或临床意义。在小型研究或剂量较少的研究中,基于频率论的估计可能无法得到稳健的结果,此时可以探索使用贝叶斯模型,看是否能改善收敛性。
贝叶斯推断特别适合临床试验的开发,因为可以将先前的临床和临床前研究纳入对最新试验效果的估计中。如果不同试验的效果存在差异,则可能需要进行协调。能够改变先验信息也为评估当前研究结论的稳健性提供了机会。
2. 随机化在临床试验中的重要性
随机化临床试验是区分不同治疗效果的黄金标准。为了确保对不同治疗进行客观比较,患者的分配应该是随机或不可预测的,这样才能平衡已知和未知的预后因素以及潜在的混杂因素。在实践中,应尽可能通过随机化和盲法(包括单盲或双盲方案)来防止选择偏倚。单盲研究只对患者隐瞒治疗的身份,而双盲研究则对患者和临床医生都隐瞒。
大多数临床试验试图通过限制各治疗组的分配概率相等来平衡治疗分配,但这可能既无效又不符合伦理。自适应随机化方案根据试验中积累的信息修改治疗分配的概率,如今越来越普遍。随机化临床试验的设计需要考虑多个因素,一方面要快速区分不同治疗的效果,让更多试验外的患者早日受益于更有效的治疗,这就要求患者在各比较组中的分
超级会员免费看
订阅专栏 解锁全文
79

被折叠的 条评论
为什么被折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