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生机器人编程课程与幸福感关系研究
1. 研究背景与目的
本次研究聚焦于高中生参与机器人编程课程的情况,旨在探究多个因素与学生幸福感之间的关系。研究涵盖学生个人因素、对机器人编程课程的接触与满意度,以及他们的总体幸福水平。
2. 研究方法与分组
研究分为三个部分收集数据,通过第二部分问卷筛选形成样本组,用于与第三部分的幸福感测试进行对比。问卷涉及学生对机器人编程在知识拓展、技能培养及课程频率偏好等方面的看法,由此衍生出十个研究问题,多数问题形成四个数据组(无机器人经验组及三个基于李克特量表答案的组),课程频率问题则有六个组。
3. 各研究问题分析
3.1 研究问题 3
问题:体验幸福与高中生认为机器人课程对其他学科知识创建的有用性评估之间是否存在联系?
分组:根据学生对机器人编程对其他学科知识创建有用性的评估分组,分为无机器人使用组(蓝色)、不同意组(红色)、同意组(绿色)和强烈同意组(紫色)。
结果:总体幸福感随学生对机器人辅助其他学科知识构建的认可程度上升而增加。但在第三部分的第 16 项中,同意组得分高于强烈同意组。
|分组|Logit 平均值|
| ---- | ---- |
|无使用|0.433|
|不同意|0.496|
|同意|0.554|
|强烈同意|0.656|
3.2 研究问题 4
问题:自制项目的满意度与幸福感之间是否存在关系?
分组:按学生对机器人活动在创造力和自制项目设计方面的满意度分组,分为无经验组、低满意度组、中等满意度组和高满意度组。
超级会员免费看
订阅专栏 解锁全文
17

被折叠的 条评论
为什么被折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