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动态标注机制的新型抓取方法解析
在机器人抓取领域,如何实现高效、准确的抓取一直是研究的重点。本文将介绍一种基于动态标注机制的新型抓取方法,包括数据集的设计、标注转换、评估指标以及抓取检测网络的构建,并通过实验验证其有效性。
1. 数据集概述
传统的抓取数据集存在一些局限性,例如难以适应不同机械尺寸的抓取器和未考虑机器人的控制误差,导致机器人抓取系统在实际应用中不够鲁棒。为解决这些问题,提出了具有动态标注机制的自适应抓取数据集(Adaptive Grasping Dataset)。
该数据集包含40种不同的物体,由Intel Realsense D435深度相机捕获了1553张高质量的RGB - D图像。对于每张RGB - D图像,数据集提供了相应的基本标注,同时还提供了一个标注转换程序,可根据抓取器的不同机械参数和机器人系统的绝对定位精度优化基本标注。
2. 基本标注与合理标注
为了使数据集能够根据抓取器的机械参数和机器人系统的控制精度自动调整标注,设计了两种标注形式:基本标注和合理标注。
- 基本标注 :通过手动标注生成,仅与RGB - D图像中的物体相关,与完成捕获任务的实际机器人平台无关。它表示RGB - D图像中的可抓取区域,用以下公式描述:
labelbsc = {x, y, w, h, θ}
其中, x 和 y 表示可抓取区域的中心, w 和 h 表示可抓取区域的边长, θ 表
超级会员免费看
订阅专栏 解锁全文
1064

被折叠的 条评论
为什么被折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