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线性表示到对象部件:基于骨架的对象分解方法
1. 研究概述
在形状描述的结构方法框架下,探讨了使用骨架进行对象分解的问题。对象分解从对骨架的适当划分开始,骨架划分的元素随后被用作种子,以恢复对象被分解成的各个区域。还会执行合并过程,以使最终的分解符合人类感知,并且在对象以不同姿势或大小呈现时保持稳定。
2. 研究背景
2.1 结构方法对复杂形状对象描述的作用
描述具有复杂形状的数字对象时,采用结构方法可以类比人类观察者的方式,将对象分解为多个具有简单形状的部分,然后根据这些部分的描述以及它们之间的空间关系来描述整个对象。
2.2 形状理解的研究方向
形状理解在感知心理学文献和计算机科学领域都有研究。计算机科学家希望引入工具,使机器能够像人类一样理解形状。
2.3 对象表示方案与形状解析
形状解析为组件可以通过处理对象的表示方案来实现,主要有边界表示和基于区域的表示(骨架)两种。
- 边界表示 :主要用于二维对象分解,提出并成功使用了最小值规则和捷径规则,但将这些规则扩展到三维对象情况较为复杂,只有少数方法被提出。
- 基于区域的表示(骨架) :可用于二维和三维对象,通过骨架划分实现对象分解。特别是对于被视为由带状部分组成的对象,骨架划分引导的分解方法更为适用。因为对象的骨架是对象的一个子集,与对象具有相同的拓扑结构,由对称放置在对象内的曲线组成。对于带状对象,骨架的曲线与对象的部分之间存在明显的一一对应关系。对于厚度和形状可变的对象,骨架仍可用于引导分解,但需要对骨架的
超级会员免费看
订阅专栏 解锁全文
33

被折叠的 条评论
为什么被折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