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WCAG 2.0的网页可访问性检查工具设计与评分体系
1. 网页可访问性基准测试与WCAG 2.0
网页可访问性评估的目的不仅是判断网页是否符合准则,更重要的是促进网页可访问性的提升。将评估结果以数值形式呈现,能更清晰地区分不同网页的可访问性水平,例如区分“几乎符合”准则(仅有少量可访问性问题)和完全不符合准则的网站。目前提出的一些评估指标如下:
- 失败率
- 统一网页评估方法(UWEM)得分
- 网页可访问性定量指标(WAQM)
- 障碍影响因子(BIF)
- WCAG 2.0网页评估工具(WaaT)使用的可访问性得分
其中,后两种指标是针对WCAG 2.0设计的,而其他指标是为WCAG 1.0构建或可应用于任何类型的可访问性评估结果。当前,对于报告WCAG 2.0评估结果,尚未形成普遍接受的做法。不同工具声称依据WCAG 2.0进行检查,但结果往往不可比,主要原因包括:
- 测试粒度不同:有些工具针对每个成功准则实施多个测试,而有些工具仅进行一个测试。
- 潜在障碍实例计数方式不同:有些工具对每个检查的HTML元素进行计数,而有些工具仅对每种障碍类型计数一次。
- 结果分类方式不同:工具对结果的分类(如“错误”“潜在错误”或“警告”)以及报告方式(绝对数量或得分函数)存在差异。
为提高不同工具结果的可比性,建议引入成功准则层面的聚合。WCAG 2.0及其支持文档已构建用于指导和支持网页评估,可遵循其中的说明和测试程序。基于WCAG 2.0及其支持文档的方法,不仅能确保评估的有效性,还能使工具跟上网页可访问性的最新发展。
超级会员免费看
订阅专栏 解锁全文
18

被折叠的 条评论
为什么被折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