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老年用户生成 CSS 以提高网页可访问性的方法
1. 引言
如今,众多网站除了标准的级联样式表(CSS)外,还包含一些不同的样式表,旨在满足用户在感知网站内容时的各种偏好和能力。然而,许多用户由于身体或心理能力有限,在每次与网站交互时无法切换到合适的样式。对于软件设计师而言,在不了解最终用户的情况下,为所有用户创建合适的样式表并非易事。这主要是因为用户的兴趣、感知能力等因素多种多样,且缺乏关于用户的知识。
语义 Web 技术或许能助力解决这一难题,它可以将关于用户的异构知识资源相互连接起来,无论是在设计过程中还是运行时。对于身体有挑战的用户和老年用户来说,许多网站的可访问性不足,他们往往需要付出额外努力才能获取足够信息。因此,网页可访问性至关重要,它意味着所有用户,无论年龄、残疾状况或计算机使用经验如何,都能轻松使用网站。
为解决这一问题,可采用一种方法来检测网站用户的类型及其与交互过程相关的上下文信息,进而调整交互机制。在用户条件和时间限制动态变化的环境中,使用样式表提供个性化用户界面十分有益。本文提出一种基于答案集编程(ASP)的决策机制,可根据用户能力和相关上下文信息自动生成 CSS。
该方法主要分为两个阶段:
- 第一阶段:使用分布式描述逻辑(DDL)开发语义连接的本体。
- 第二阶段:将这些连接的本体自动应用于基于逻辑方法的推理过程。此过程主要考虑网页界面不同组件的颜色、对比度、大小或位置的生成。这种方法能显著减少网站中手动编写样式表的工作量,并以半自动方式调整用户界面。其输出是根据用户配置文件和上下文信息排序的抽象用户界面建议集,基于这些建议可即时生成和/或调整样式表。